设备寿命延长至原来的5倍,废矿渣变成抢手货……在金岭矿业寰宇新材料公司的选矿生产线上,这个平均年龄36岁的7人团队,用3年时间获得11项国家专利。他们是山东省2024年度工人先锋号获得者——金岭矿业寰宇新材生产技术科。
智造先锋:小改小革激活“创新密码”
在寰宇新材,创新不是“高不可攀”的科研课题,而是扎根一线的点滴实践。生产技术科将全员平凡创新融入日常工作,鼓励职工从细微处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。
走进生产车间,细碎机旁崭新的水阻柜格外醒目。“过去每周都要打磨接触器,现在设备寿命延长了5倍!”电工班长周师傅对这项技改赞不绝口,原细碎机电机采用老式启动装置,频繁检修影响生产。技术团队经过3个月攻关,创新引入水阻柜启动技术,启动安全性提升10倍。
面对螺旋叶片磨损难题,团队打破传统思维,引入耐磨涂料涂刷技术,改造后叶片寿命从10个月延长至20个月,预计年节约备件及人工费23万元。这一成果不仅获实用新型专利,也成为“花小钱办大事”的典范。
生产技术科素有“发明家联盟”的称号,他们每周开设“四新大课堂”。机械工程师讲设备构造,选矿专家谈工艺流程,电气能手教智能控制,通过不同专业人员思想碰撞,擦出创新火花。生产技术科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:每名技术员每个月提交两条合理化建议。3年来,经过筛选的90余条“金点子”,既有分体式齿轮护罩这样的“微创新”,也有细碎机格板调整器这样的“大改造”,累计创效超500万元。
匠心智变:技术革命撬动“千万效益”
生产技术科围绕工艺、装备、产品、研发打响“四大战役”,用硬核技术推动选矿生产迈向绿色低碳、智慧高效。
过滤系统改造是“工艺升级战”的重头戏。寰宇新材原过滤系统设备老旧,频繁检修影响铁精粉品质。团队引入真空盘式过滤机替代传统圆筒设备,使铁精粉水分稳定在9.5%以内,吨矿能耗下降8%,年创效400万元。
在“装备革新战”中,针对尾矿湿度大、回采效率低的难题,团队自主研发“傍山型尾矿库回采技术”,通过修建辅路、分区作业,使回采效率提升40%,填补行业空白,获国家发明专利。
硫精矿“变废为宝”是“产品突围战”的重要成果。硫精矿本来是附属产品,由于品位较低,市场需求小,以前都是随尾矿一同处理。团队成员在现有流程基础上新建硫精矿旋流器分级系统,用于精矿再选作业,提升硫精矿品位至35%以上,使硫精矿打开了市场销路,每年可增效300余万元。
生产技术科紧盯工艺流程改进和产品升级,3年来13项科技创新项目落地生“金”,累计创效超2000万元。
薪火相传:多元培养孕育“未来工匠”
团队成员个个有“绝活”:科长王兵,独创“点检+预测性维护”模式,成功将设备非计划停机时间降低20%;张晓煜完成从电气系统优化到工业自动化应用的多个重点项目升级;刘呈增两年时间完成4项工艺改造和上百次选矿试验;王彬通过视频监控升级和磨矿系统改造,推动传统矿山向智能化大步迈进;李克鹏自主研发的球磨自动给料系统让给料均匀性和稳定性提升35%;孙文帅优化ERP系统,让备件成本直降18%;刘智华在尾矿库闭库销号中及时跟进现场工艺施工,获发明专利。
团队创新“导师+项目”培养模式,通过机械电气交叉实训、选矿工艺仿真推演等实战培训,让青年人才在技改项目中快速成长。组织实施年轻工程技术人员成长计划,让年轻技术人员到生产一线实践锻炼,进一步提高专业管理能力,增加基层管理经验,该团队培养的3名骨干先后走上管理岗位,实现了创新有传承、发展有后劲。
文字:孟 豹 李俊鹏 吕 娟 周海力 王 静 王乃强
出品:山钢集团新闻传媒中心
金富宝配资-配资炒股行情-股票配资开户炒股-可以加杠杆的炒股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